森野长廊

休闲空间

以新旧交织之笔,重塑野岛文化社区

森野长廊位于野岛文化生活社区的C区。该社区的前身是建于1951年的东江酒厂。在保留原有18栋建筑群和景观肌理的基础上,自2019年启动改造以来,这里已逐步成为惠州最具活力的文化社区。


本次改造以“森野长廊”为主题,以新旧交织的方式延续场地的精神与氛围,并通过新的构筑物打造全新的记忆点,使人们在穿行中体验新旧碰撞与融合。项目通过点、线、面三个维度串联景观、长廊、广场和建筑,营造出不同尺度的开放空间,实现了丰富的水平与垂直层次。

 

飘台:新旧的对话

在保留街区肌理,有限度地改造建筑的前提下,重新置入的飘台与露台扩大了使用面积。同时向外延展将分散的空间勾连成为整体,实现了不同高度层的错落有序发展。

 

项目中在地面、立面均采用了纤细的钢结构对空间进行分割,透明性营造出轻盈、纯粹的感觉,通过简约、细腻的构造,以秩序、严谨塑造出宁静的氛围感,实现内外的融合,增强了建筑与外部环境的联系。

 

连廊:构建流畅的动线

70多年前的老厂房粗犷而厚重,遗留的建筑相互独立,缺乏系统性布局。为了将建筑与商业空间融合,营造漫游的乐趣,必须弥合现有场地的割裂感。一方面,我们需考虑原始建筑条件;另一方面,也要弥补老建筑与新应用场景之间的差距。

 

“保留”是对历史建筑改造的最佳设计表达。为避免不必要的拆改,我们重新梳理了动线,通过轻量化的空中连廊和楼梯串联空间,带来流畅的整体体验。此举拓展了动线上单一的漫步功能,优化了二层空间的可达性,并兼顾老建筑的保护与创新。

 

台阶:微观尺度的精致重塑

靠近园区出口处的大片台阶,以及其左侧的悬挑平台和右侧登上二楼的台阶,皆由混泥土倒灌一体成型,并预留好了工艺缝以便日后内嵌灯槽。从平坦的街道路面缓行而上,清水混凝土搭配纤巧的金属扶手栏杆,层次分明。这里既是出口,亦是入口,是容易被忽略的“虚”空间,却也是建筑与街道的重要链接。在这里我们想强调建筑本身与街道之间的关系,将实与虚结合起来,把城市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,游客、路人、商铺,人是空间使用的主体,包含行为动线、功能属性、视觉属性,开放式的功能既作为通道,又可以成为台阶广场,满足节假日时的庆典所需。

 

野性:自然的粗犷感

基于对在地环境的尊重,我们在材质的选择上以现代简约的钢材和混凝土为主,尽可能保留原来的树木,并加入荒野绿植、石块等元素 ,在工业风中呈现出自然丛林的森系感。

我们希望于无形中呈现自然的魅力,尽量减少人工痕迹,打造一处让植物可以随意生长的荒野花园,自然的无序与人工的精巧几何相碰撞,加强了老建筑的氛围感,创造出一种宁静的、生长的、自在的氛围。工业风所凝固的时间与自然的四季枯荣交织,现在与未来逐渐融合。


  • 项目名称

    森野长廊

  • 项目地点

    野岛文化生活社区

  • 项目面积

    2000m2

  • 设计公司

    BDSD吾界设计

  • 主案设计

    林文科 孙征远

  • 设计团队

    潘美嘉  何海权  邬锐康 徐朝阳 苏日贤

  • 广告制作

    平空术造

  • 项目摄影

    林绿

  • 品牌策划

    回想之外

  • 项目建造

    研工良造

扫码预览完整案例

森野长廊 | BDSD吾界设计